学生工作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暑期“三下乡”——探寻古戏台的历史

暑期“三下乡” | 知行足迹——探寻古戏台的历史

缓步走上戏台,感受着脚下的这古老的石砖,700多年前古人和我们一同站在这个地方。大家深情的抚摸着这座戏台的一砖,一瓦,墙上柱子上纷乱的划痕,像是在诉说着牛王庙舞台历经千年的沧桑。

                      

 

戏台采用乐楼形式,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呈正方形,后面及两侧后半部三分之一筑墙,正面为台口,无前后场之分,整体采用大额枋结构,完全沿袭宋金时期乐亭戏台的独特风貌,三面敞开,观众可以从正面两侧观看。牛王庙戏台的这一特点与现代的T形舞台有异曲同工之妙。不难想象当时牛王庙戏台人山人海的盛况。我们在戏台上照着以前看过的戏曲演员的动作有模有样的比划着,在想象中预演着当时的场景,这也应该是学习表演专业的人的‘通病’吧!

                      

 

整座戏台台基高1米,台身前面阔7.45米,进深7.55米,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顶部为单檐十字歇山灰瓦顶。台基有四根角柱,前台石柱上刻有“蒙大元国至元二十年岁次癸未季春竖”,也正是因为这一行大字,才让它们的价值无法估量。我们在辨别时由于时间久上面的一些字已经看不清了么着七百年前的字这种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牛王庙戏台从其木结构看,多在四根角柱上设雀替大斗,大斗上施四根横陈的大额枋,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方框,方框下面是空间较大的表演区,上面则承受整个屋顶的重量,这种额坊的建筑形制,对需要开间较大的舞台是十分有利的。

整个戏台的构造,让我们最为惊叹的是它的屋顶。从戏台内部观看,顶部藻井全为木质结构,顶部看上去有点像八卦形状,上边两层全为从大到小的八角形,到了最下一层又巧妙地回归到四方四正的四边形,整座戏台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全部由木材榫卯结合而成。照片中对于屋顶的特写,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这个屋顶建造的精密。

在戏台上观赏研究了大概30分钟后下来了,作为观众感受到这座舞台的魅力。牛王庙舞台,能历经千年而不衰。劳动人民的智慧让我们叹服!

 

 

 

 

Baidu
sogou